【防治】花卉根腐病防治措施

【【防治】花卉根腐病防治措施】
花卉根腐病防治措施一、根腐病病原菌

有多种病原菌都会引起花卉作物的根腐病 , 给花卉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。 这些病原菌能够造成介质中的花卉幼苗在出苗前或出苗后死亡 , 或者对成熟植株造成慢性或急性的根系腐烂 。 这些根腐病病原菌与具有特定寄主的锈菌、灰霉菌不同 , 通常它们能够侵染的植物种类范围很广 。

在温室花卉生产的根腐病主要是由四类真菌和一些细菌所引起的 。 即腐霉菌、疫霉菌、丝核菌、根串珠霉菌和细菌类的欧氏杆菌等 。 针对不同的病原菌 , 其农业防治及化学防治的方法也不相同 , 因此判断是哪种真菌造成的危害是至关重要的 。

1.腐霉菌

广泛存在于未经杀菌处理过的土壤中 , 也可能存在于冲洗过的细沙及某些草炭介质中 。 腐霉菌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 , 因为他们产生的游动孢子要通过水进行散播或游动 。 尽管这些病原菌和土壤中其他病原菌相比不算是很强的竞争者 , 但是它们可以通过球形、厚壁的休眠孢子(卵孢子)在土壤中存活多年 。 这些卵孢子也通常存在于患病组织中 , 检查这些卵孢子可以用来辨别病原菌 。

腐霉菌引起的根腐通常发生在含水量大、排水性差的栽培容器内和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 。 过多

地施用氮肥可以使病菌迅速繁殖生长 。 受到腐霉菌影响产生根腐的植株往往表现生长受阻 , 甚至萎蔫的现象 。 叶片表现灰暗 , 甚至发黄 , 近似缺氮的表现 。 几乎所有的作物发生腐霉性根腐后 , 都会表现出变色的症状 , 通常是从小的侧根或根尖开始变色 , 根系产生淡褐色的损伤 , 导致根的外层开始腐烂 , 只剩下很细的根的内层髓心 。 随着进一步发展 , 根系变成暗褐色甚至到黑色 , 且浸透水分 。 轻轻冲洗根系 , 则腐烂的病根很容易被冲掉 。

在无土介质中也能发现腐霉菌 , 经加热消毒的土壤和无土介质都可很容易感染上腐霉菌 , 主要传播途径有:

使用不洁的工具、花盆等;

人或宠物在混合介质上行走;

在未经彻底清扫的种植床或上盆区地面上倾倒混合介质;

某些飞虫也能引起腐霉菌在温室间的传播 。

土壤在消毒时 , 如果消毒时间太长或温度太高 , 那么这样的土壤一旦感染上腐霉菌 , 则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根腐现象 , 因为这时的腐霉菌几乎没有“天敌” 。

一旦根部开始腐烂 , 腐霉菌就很难控制 , 因此必须以预防为主 。 措施是先将土壤加热至82℃ , 并保持该温度30分钟 , 时间太长或温度过高会将基质中有益生物也杀死 , 然后将消毒过的土壤进行遮盖和储藏 , 并防止其和未消毒的土壤接触受感染 。 商业用无土介质的贮藏也应特别注意这一点 。

如果用水塘水或流水灌溉 , 需注意入水管不应放置太深 , 以防水下部沉积物被吸入管内 。 如果灌溉水被腐霉菌污染 , 应在使用前对水进行消毒 。 对涨落潮灌溉系统的蓄水池要进行遮盖 , 防止植物残片进入 。 另外 , 对回流水进行过滤处理 , 以去除水中土壤和植物残片 , 使蓄水池免受腐霉菌污染 。

对可能接触种植基质的苗床、上盆工作台、工具和器具进行消毒 。 并定期对涨落潮灌溉系统的蓄水池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 。 对有腐霉菌病史的温室 , 应尽早在种植初期对温室进行消毒 。 生物类药剂可以在移苗前、移苗时或移苗后加入种植基质使用 , 甚至还可以在移苗前 , 直接被用来处理穴盘苗 。 但在使用生物类灭菌剂前后十天内 , 切勿使用化学杀虫剂 。

推荐阅读